许多人都爱喝可乐,但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可乐瓶竟然也是高新技术产品,更没多少人能想到,中国制造可乐瓶和各种饮料瓶,其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领先。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容器包装事业部就拥有一支专工塑料瓶的开发团队,过去10多年间,他们让每只饮料瓶“瘦身”超过1/3。作为国内软饮料包装业龙头,紫江对瓶包装所做的任何一点减量,都会带来大量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减耗。
莘庄工业园的一个大型车间里,紫江的流水线不断吐出一个个试管样的透明管子。拿在手上,热乎乎的。仔仔细细地观察,管口还带着螺纹。
这就是用聚酯材料做成的可乐瓶及各种饮料瓶瓶胚。研发团队带头人王震辉和记者说,聚酯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简称PET。别看PET瓶胚不大,升温软化后,吹瓶机能把它像吹气球一样吹涨几十倍,“塑造”成各种饮料瓶。管口上的螺纹,就是吹瓶后拧盖子的。
紫江如今制造的一款600毫升碳酸饮料瓶,净重只有22.3克,几乎是世界上最轻的。与第一代国产塑料瓶相比,轻了15克。
如今,每次攻关经年累月,成果也许还不到1克。但别小看1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消耗PET瓶近1千亿只。每个瓶子减一克,每年能少消耗10万吨聚酯,同时再可带动与饮料瓶关联的瓶盖等的同步减量。而且,经济账只是一部分。聚酯是石化产品,给瓶子瘦身,也为节能减排做了贡献有人曾算过,少用10万吨聚酯,碳减排的效果相当于增加了630万亩森林。
灌满可乐的瓶子,内部压力约是大气压的4倍,而高压最容易击溃的就是瓶底,所有要靠底托加固。
1996年前后,国际碳酸饮料巨头向紫江企业提出了开发无底托瓶的需求。去掉底托,每个瓶子一下子少用5克塑料,物流仓储也能省钱。
王震辉坦言,虽然国外已有类似产品,但出于工艺、成本等考虑,无法依靠引进技术实现突破。而且,国内的物流环节粗放,库存周期也长,这决定了可乐瓶要比国外产品更耐压,自主创新是唯一选择。
研究初始,试制的新瓶子在生产线甚至仓库里不断地爆,听着让研发者揪心。但通过近三年攻关,紫江终成为国内首批推出无底托PET瓶的企业,同时引领了行业升级2000年前后,旧瓶彻底被淘汰。
之后,紫江又推出了耐热瓶等新产品,同时一步步将单个瓶子的用料减到极限。几年前,紫江的研发中心被评为国内同行里为数不多的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产品和技术也连年得到高新技术转化项目。曾有评审者质疑“塑料瓶有多少技术上的含金量”,但听过详细的介绍,专家服了由近40项专利支撑的世界级PET瓶研发水平,有说服力。
目前,紫江围绕PET瓶有关技术,组建了一个70人的研发中心,年研发投入数千万元。就在10多年前,他们搞研发的还不超过10个人,大学生都没几个。这一转变如此迅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爆发力和潜质。
事实上,如今的紫江这样的包装业者更从配角走向推动上下游餐饮商业模式改变的力量。目前,紫江正在努力拓展非饮料包装的PET瓶,包括调味品、食用油等。这一些行业与饮料相比有差距,生产效率规模化不够,企业不得不备下大量库存。但通过借鉴紫江在碳酸饮料界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非饮料企业的装瓶效率能大大的提升至少十倍,可完全做到“按订单生产”。企业得益,消费者也能买到更新鲜、放心的产品。
此外,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使得PET瓶有机会用来灌装啤酒、乳制品等对保鲜要求更高的食品。王震辉说:“虽然可乐瓶进一步瘦身的空间已经很小,但我们创新的天地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