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成员国斯洛文尼亚通过欧盟官方食品和饲料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SFF)对一批进口食品接触产品发出不合格通报,不合格原因为该酱汁瓶的瓶塞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DIDP和DINP,含量分别高达4.1%和18.3%,该批产品已被销毁处理。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欧盟对用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的监督管理力度更加严苛,其口岸抽检和市场抽查力度也慢慢地加强。在质量发展要求上,欧盟除了适用于所有食品接触产品的框架性法规(EC) No 1935/2004以外,对于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不一样的材料还有专门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其中塑料制品法规(EU)No 10/2011就详细列明了允许用来生产食品接触产品的各种原辅料、加工助剂和添加剂清单,对各种物质的用途、限量等也制定了明确的指标,例如其中对DIDP和DINP总的迁移限量要求不允许超出9毫克/千克,并且作为生产助剂在最终成品中的含量不允许超出0.1%。上述被通报商品的含量明显严重超标。该列表相当于欧盟市场对食品接触产品的“肯定列表”,对于列表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必须按要求使用,未在列表中列明的物质则不得用于食品接触产品的生产。
据介绍,由于对儿童等群体存在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曾在玩具、食品包装等产品中普遍的使用的DEHP、 DBP等传统塑化剂不断出现舆论风波,已受到慢慢的变多的使用限制,更被欧盟纳入REACH监管,企业大多开始避开使用此类常见的高危助剂。但为满足加工工艺的需求,不少公司开始使用某些并不熟悉的“环保型”塑化剂作为生产助剂。但是“环保型”产品不一定符合日益严苛的国内外“食品级”要求,企业在选择新助剂和添加剂时需要慎之又慎,对选用的塑化剂等物质要严格按照法规规定要求控制用量,并做好成品的检测把关,而对于尚未被纳入允许清单的助剂应避开使用,如贸然使用一旦被抽查发现,就会被作为不合格产品处理,将给公司能够带来召回、销毁等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以塑料制品为主的食品接触产品是宁波地区的重要出口商品,近年来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迅猛增长态势,年出口额已达5亿美元。但由于行业门槛偏低,小微公司数众多,而由于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复杂,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往往难以完整理解,存在比较大的质量管理隐患。因此企业在开展出口业务过程中务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质量控制出现漏洞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